“原来就因为空气里有沙子,人家老外要求严,都不买咱们的菜,现在空气质量好了,他们也争着来了!”
说这句话的是沈阳新民市大民屯方巾牛村的村民老赵,他在这两年内,不光大棚生意好,自己还买了台小轿车,现在上城里也都是开车逛街……
来自方巾牛村的统计,在辽河治理后,当地的空气、水质、土壤都达到了国外蔬菜商的要求,现在农民的收入翻番,在两年内很多农民家都买了微型和轿车,全村1003户,微型和轿车达到了800多台。
随着辽河的综合治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辽河沿线正在更多地吸引投资者的注意,“经济辽河”开始逐步呈现……
风沙大、水质不好老外说他们的菜不达标
老赵是得到了实惠,可要说这变化,他告诉记者:“你找村书记去吧,他比我们感触深。”
方巾牛村的书记祝江全对空气和水质的改变真的是最有感触的,因为他带领村民扣大棚后,遇到了瓶颈,蔬菜只能内销,但国内市场毕竟容量有限,随着成本的提高,急需扩大海外市场。
“我小时候辽河就是鸟语花香的,可上世纪90年代以后辽河就变了,水的味道没法闻,河道种地上化肥,土壤污染了,春秋两季刮大风,漫天的黄沙,根本就说不了话。”祝江全介绍,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方巾牛村在进入新世纪后开始搞大棚,种黄瓜、豆角、辣椒、西红柿啥的。
搞了大棚后,随着发展,方巾牛村的蔬菜开始销往当地、沈阳、东三省和北京等地。
但随着各地扣大棚村民的增多,祝江全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扩大销售面,所以祝江全就瞄准了海外市场——俄罗斯、韩国和日本。可好不容易联系上外国蔬菜商,他们实地查看后,回复的内容却让祝江全和村民愣住了……
祝江全告诉记者:“就是因为辽河,春秋风沙大,空气里都是沙子,地里农药残留,土壤不好,水质更不用说,污染严重,所以种蔬菜的条件根本就不符合人家的要求和标准,人家不买。”
“只要能治理辽河,咱们老百姓捐地都行”
“当听说省里决定要治理辽河,我心里那个高兴。”祝江全说,当地村民都知道治理辽河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所以在政府征收河道里的地时,当地村民反对的很少。
来源:华商晨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