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玉米涨价,种田农民受益了吗?
2024-05-03 05:54    5223 

今年玉米价格创出历史最高位,最高收购价一度达到每公斤2.6元。今年玉米增产,价格又上涨,那么农民朋友真的受益了吗?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涨价后农民赚头少

9月11日,晴,农民庄美英的心情就像这天气一样,她刚把今年收的干玉米卖掉了,数着到手的一叠人民币,感觉很不错。

庄美英种植玉米好多年。因为地不多,她每年只能安排1.5亩地种植春玉米。经过精心培管,庄美英今年的玉米长得特别好,1.5亩地共收获干玉米735公斤,平均每亩产量比去年增加20公斤左右。今年以来,玉米价格一直很坚挺,庄美英把735公斤玉米,以每公斤2.5元的价格全部卖给小贩,获得1837.5元现金。庄美英开心极了。

不过,庄美英认真一计算,发现今年玉米种植收益并不比往年高多少,主要是种植开销不菲:普通玉米种子价格每公斤20元,每亩用种1.5至2公斤;化肥以复合肥为主,每亩用肥150元;农药花费较少,一共花费20至30元;人工费用不计。种植成本的逐年提升,让庄美英对明年是否继续种植玉米有了犹豫。

利润进了流通领域

现在玉米价格涨了,由于价格增加而产生的那部分利润到底放进了谁的口袋里?农民其中受益大不大?专家表示,玉米价格上涨,获益最多的还是流通领域。

据了解,海门收干玉米面积共有18万亩,绝大多数玉米经中间商的手,流向了畜禽养殖领域,其中又生猪养殖场消化最多。

周进是一名粮食小贩。每到玉米收获的季节,他都会走家串户,把玉米收购上来,再以一个稍微高点的价格卖给养猪场。“我收购玉米每公斤2.3至2.5元,再以高1到两毛的价格卖出去,虽然利润薄一点,但积少成多。”周进如是说。

周进把玉米卖给养猪场,由于今年养猪行情不好,养猪业普遍亏损,玉米涨价带来的高成本并没有成为养殖生猪获利的动力,反而成为亏损的因素之一。究其原因,利润进了流通领域。导致农产品涨价的最终结果是,农民得到的利益甚至小于农产品原材料价格的涨幅。

为农民增收挖潜力

来源:海门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