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今天(9.9)发布的8月经济数据,数据显示, 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这也是继上个月cpi回落到1.8%后,重新返回2%。而这次反涨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到底哪些因素影响cpi走势,来看具体分析。
记者柴华: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cpi同比上涨2.0%,小幅回升的动力来源于蔬菜价格 ,仅此一项就拉动cpi上浮0.6个百分点,影响幅度超过了其他食品的总和,究其原因主要是8月极端天气增多,导致菜价快速上涨。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以3.4%的涨幅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08个百分点。鲜果,水产品、粮食、油脂等食品共同推动cpi上涨0.45个百分点; 却依然抵不上鲜菜这一个单项食品的影响,23.8%的涨幅导致cpi上涨0.60个百分点。而近期价格有所回升的猪肉和鸡蛋在8月并没有对物价形成推力,反而以 18.5%和3.2%的降幅,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74个百分点。专家表示,随着近期国外大宗商品和粮食价格的回升,加之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等节日因素等叠加影响,未来cpi将逐步回升。
国家信息中心范剑平:国际谷物价格,尤其是玉米和大豆的价格,一个月就上涨50%,那么国内一部分地方,出现了虫灾,可能对秋粮会有一定影响。在这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我们国内的食品价格已经开始回升,尤其是猪肉价格,比大家预想的回升的时间要早的多。
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陈道富:未来几个月呢,cpi有可能会在2%到3%之间出现一个震荡走势.
(又琴)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