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四川沐川县大鲵养殖户“抱团”闯市场
2024-05-03 02:42    8137 

8月25日,四川沐川县武圣乡草坪村5组养殖户李百权的大鲵繁养场,一条条憨态可掬的大鲵正在二十几口养殖池里惬意地“休息”。“现在再也不会因为养殖技术和销路发愁了。”刚刚加入沐川县马边河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李百权满脸笑容,“现在我的繁养场已有亲鱼42条,成鱼300余条,明年就可以上市变成票子了。”

李百权是该县大鲵养殖户之一。近年来,沐川依托良好生态资源优势,抓住生态水产养殖示范园区建设契机,积极引导水产养殖户大力繁养大鲵,“抱团”求发展,走特色养殖产业化发展之路。目前,全县共有大鲵养殖户200余户,养殖大鲵2万余尾。

示范园区引领大鲵“军团”破2万

大鲵属国家二类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活化石”美称,是现存最大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之一。其叫声极似幼儿啼哭,俗称“娃娃鱼”。《本草纲目》记载,大鲵有“鳞目、滋阴补肾、补血行气、治痴疾”等功效,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沐川马边河流域历来盛产娃娃鱼,故有“娃娃鱼故乡”之美誉。

近年来,受生态环境等因素影响,野生大鲵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如何抢救、保护和充分利用这一濒危物种,让这一珍贵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山区群众增收致富?沐川坚持生态发展理念,积极引导水产养殖户依托优越生态环境,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原则大力繁养大鲵,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大养殖规模。“今年,我们开始规划建设涉及利店、黄丹等6个乡镇21个行政村的大鲵养殖示范园区和核心区,并建立一定奖补激励机制。”该县水务局局长陈发智说,“凡是今年以来新建的大鲵养殖池和繁殖池,按每平方米50元补助给养殖户。”

目前,该县共有大鲵养殖户200余户,规模化大鲵繁养场6个,养殖大鲵2万余尾,其中亲本300余尾,具备了年繁殖10万尾以上大鲵苗的生产能力,产值达2000余万元。其中2户养殖户突破大鲵子二代人工繁育关,为扩大养殖规模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该县还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改造大鲵养殖池和繁殖池30000余平方米,建水源工程30余处。

专合组织搭台大鲵大方“爬”市场

随着大鲵养殖规模的扩大,人工繁育技术的攻克,如何做强大鲵产业,让养殖的大鲵走向市场又成了摆在养殖户面前的一道难题。

来源:四川新闻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