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享誉世界。而茶具则因种类多、造型美,为历代品茶、饮茶者所青睐,其中,宋代福建建安的鹧鸪斑茶盏,更是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2000年看到一份中国科学院对鹧鸪斑茶盏的分析报告,并于2004年在香港于氏家族手中见到了鹧鸪斑茶盏,现为于氏家族古陶瓷收藏首席代理人的林伟毅就一直致力研究这种鲜有传世的中国古陶瓷文化瑰宝。
福建泉州人林伟毅26日在泉州表示,近日,他多方奔走,呼吁政府部门对鹧鸪斑茶盏进行保护和研究。
鹧鸪斑传世稀少宋代风靡中国
宋代中国斗茶盛行,上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下至庶民百姓皆以鉴尝茶品、冲泡茶艺为乐。作为中国宋代八大著名窑系之一,福建建安(今福建南平建瓯县)建窑烧制的黑釉瓷产品最受大家青睐,其中的兔毫、异毫、鹧鸪斑等茶盏,更是当时公认的斗茶佳器。
林先生说,此前,他在香港于氏家族手中见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茶盏,经过多年的研究考证之后他认为这种茶盏就是中国古陶瓷史上“只闻其名,未知其貌”的宋代鹧鸪斑盏。
“这件鹧鸪斑盏束口造型,深腹饱满,盏的胎色灰黑,底足露胎处留有焙烧冷却之后形成的红褐色,施釉非常精细。”林先生展示了香港于氏家族鹧鸪斑茶盏的视频并介绍说,该茶盏内外盏壁上密布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银灰色或灰白色结晶斑点,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釉面极像鹧鸪鸟胸前羽毛的斑点。
事实上,鹧鸪斑茶盏在中国古文献早有确切描述,五代末宋初的陶谷《清异录》“闽中造盏,花纹类鹧鸪斑点,点、试茶家珍之”,宋四大家之一黄庭坚《满庭芳》“纤纤棒,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此后历朝历代均多有诗词赞颂。
日本馆藏国宝茶具源自福建建安
鹧鸪斑茶盏的烧制及风靡见证了宋代中国斗茶之风的盛行,建安茶叶、茶具以及斗茶法也通过各种途径向日本传播,影响着日本茶道。林伟毅说,中国古陶瓷中的建盏,在日本有曜变天目、油滴天目、禾木天目等命名分类,“天目”是日本国对古代铁系黑釉陶瓷的统称。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