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叶加工企业里,夏秋茶多被看作“鸡肋”。除了安溪铁观音,在福建以外的其他茶园里,夏秋茶给茶农带来丰厚利润的少之又少。成本高、利润低,导致很多茶农重春茶而轻夏秋茶。然而记者采访得知,秋茶虽味苦无法成为名优茶,但却是深加工的上好原料,挖掘得好,同样市场广阔。
安溪铁观音是茶中精品,但种植铁观音的茶农也比其他省份的较为幸运。福建种植加工的铁观音茶树一年分四季采制,据业内人士介绍,铁观音制茶品质以秋茶为最好,春茶次之。秋茶的香气高,俗称秋香。
然而负有盛名的杭州龙井茶园却没有那么幸运,茶树虽然长势旺盛,但茶园却冷冷清清,不见采茶人。不光是龙井茶园,在衢州开化,每年出产春季的“开化龙顶”以外,夏秋两季采摘极少。生产名茶“信阳毛尖”的河南信阳市,前几年也出现了这种情况,除了采摘春茶加工毛尖,夏秋两季基本废弃。
数据显示,去年产茶大省浙江的茶叶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夏秋茶占比只有一成多。去年浙江茶叶总产量约16.97万吨,其中春茶占6成,夏秋茶仅占4成,而据推算,夏秋茶产量至少应该在14万吨以上。换言之,还有一多半夏秋茶老死枝头。
夏秋茶的出路在哪里?“不是没有办法,如果能做好深加工文章,夏秋茶开发前途无量。”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但他同时表示,虽然浙江茶叶深加工起步较早,也形成一定规模,但目前多数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远远不能让人满意。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曾多次提出,要进一步做大绿茶产业,加大对夏秋茶的开发利用是值得努力的方向。夏秋茶,可以成为浙江茶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2009年12月底,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信阳视察时,要求信阳要加大夏秋茶采摘力度,一个点子“红”了信阳茶。试制信阳红茶由此开始,仅仅4个月后“信阳红”这一品牌就在中原大地诞生,自古江北无红茶的历史由此结束。
信阳市茶办主任张广成说:现在信阳从夏茶秋茶研制信阳红,可以生产6个月,过去毛尖是20天,过去青叶3块钱一斤,现在能涨到10块,15块、能涨到30块一斤,每亩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比过去翻一番。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