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亚伦通讯员李文山李书平
土杂肥猪平均价格从8.4元/斤跌至5.6元/斤,优质三元肥猪从9.8元/斤跌至6.9元/斤。
猪价高位跳水。7月底,潜江市畜牧兽医局调查表明,养猪进入微利时代,或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
养猪业何去何从?记者近日走进这个国家生猪调出大县,一探究竟。
养猪大户:养猪像坐过山车
年过半百,本可含饴弄孙,池圣云却办起规模化养猪场。
一排排白墙黛瓦的猪舍坐落在潜江市林木良种场高大翠绿的水杉林海中。林阴匝地,花香扑鼻,让人很难将想象中的肮脏猪场与这优美的景色连在一起。
池圣云16年前从国企下岗,开过干洗店和酒店,2005年生意红火时急流勇退,开始探索鱼猪菜兼营农家乐的经营模式。
养猪辛苦,池圣云却乐呵呵地说:“我干了7年,感觉养猪像坐过山车,猪价有涨有跌,用不着大惊小怪。”
起初,她靠引进100头种猪低成本入行。“当时,生猪价格跌得厉害。到了2007年,猪价猛涨,我得了第一桶金,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一年亏,一年赚。面对目前行情,不要囤猪惜售。”作为省级养猪规模化示范单位,池圣云的公司前不久代表湖北省“菜篮子”工程接受了农业部检查。谈到目前养猪不赚钱,她显得波澜不惊。
她占地140亩的湖北蚌湖生态农业公司,年生猪出栏能力2万头以上,但只搞了1.5万头的规模,剩下50亩地做生活区,种植5000株广玉兰、银杏、樟树等,有效解决粪污问题,资源循环利用。
畜牧部门:逢俏不赶,逢滞不丢
猪价“坐过山车”令不少养殖户困惑。潜江畜牧兽医局局长陶小华说,从改革开放到2007年,我国生猪生产经历了6次明显的价格波动,周期从6年缩短为3年,且价格涨跌幅度都不小。
猪价涨跌周期缩短,暴露了生猪业的诸多软肋。潜江应对的良方是: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在去年生猪标准化养殖达到67%的基础上,今年他们将有4个规模养殖场达到省标、5个规模养殖场达到市标,新建“150”标准化猪舍82栋,使标准化养殖水平整体提高5个百分点。
陶小华认为,当规模化养殖占到80%以上,“猪周期”振幅就会趋于平稳。
来源:湖北畜牧兽医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