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争当白酒“一哥”,茅台、五粮液不约而同大幅“加码”公司的“十二五”规划,直奔千亿销售目标,从而重启并购大幕。然而,地方税收归属这一“拦路虎”却很可能令并购大戏“雷声大雨点小”。白酒专家坦言,如果单靠发展白酒业务,它们五年内冲击千亿销售有难度。
“宿敌”展开千亿目标争夺战
贵州茅台一直将自己定位为“国酒”,而五粮液则号称自己是“酒王”,这一对“宿敌”长期暗中较劲。此次茅台、五粮液双双针对“十二五”提出千亿目标,不过是新一轮赛跑开始了。
7月4日股价创历史新高后,贵州茅台在公告中称,公司董事、茅台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书跃于7月2日参加贵州省国资委系统创先争优表彰大会期间,提到“茅台争取2013年集团收入提前两年实现500亿,2017年提前三年实现1000亿元的目标”。
根据茅台的计划,到2015年,茅台酒基酒产量将达到45000吨。今年初,茅台还提出了“大茅台集团”构想。
现任中粮集团中国食品白酒市场总监、曾任职五粮液的白酒营销策划专家舒国华认为茅台的多元化、“大茅台集团”等举措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在于追赶五粮液。尽管茅台的净利润对比五粮液有压倒性优势,但体量上五粮液却一直稳居第一。去年,茅台集团237亿元,茅台酒产量突破3万吨,五粮液集团销售收入487.12亿元,高出一倍有余。
而五粮液眼看产品价格、股票价格都追不上茅台,只好寄望于市值能够赶上。在去年底举行的第15届五粮液厂商共建共赢大会上,集团公司董事长唐桥放话:“未来将充分整合品牌资源、政府资源、客户资源,实现区域品牌的突破。实现品牌价值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值第一的目标。”
以8月14日的收盘价来看,目前五粮液股价仍不及茅台的1/6,而五粮液的总股本是茅台的4倍,若要赶上茅台的市值,五粮液的股价需上涨约70%。要大幅拉升股价,既需要增强产业实力,还需要利好题材,千亿目标二者兼具。
但是,千亿重担已经超出了茅台、五粮液自身的承受力,于是它们都瞄准了并购扩张这条快速发展的捷径。
来源:南方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