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农企加快海外布局能否构筑粮食“境外防火墙”
2024-05-03 00:57    8494 

从乌克兰到越南,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从北方的中粮集团到南方的广西农垦集团……中国农业企业正在加快“海外粮仓”的布局。

乌克兰最大农企乌克兰农牧集团董事长奥列戈·巴赫马久科日前透露,仅今年,就有中粮集团、新希望集团等数十家大型中国农企考察了该集团,大部分中国企业希望尽快与其达成玉米贸易合作,以满足各自在中国市场的玉米需求。

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农垦总局,三年内将在俄罗斯、巴西、菲律宾等国家建设“域外垦区”逾4000万亩。重庆未来五年将在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建成5个境外大豆、油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央企中粮集团也积极寻找海外投资机会,通过并购等方式“走出去”,未来将在境外拓展大豆、木薯、酒和糖等业务。

这些动作无不显示中国稳定海外粮食供应、减少对外依赖的决心。尽管中国粮食产量在逐年增加,但庞大的国内需求依然让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攀升,去年逆差额达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与此同时,外资在中国农业领域步步深入。

贸易依存度过大导致中国在农产品进口价格上并不掌握话语权,很多时候“只能被国际粮食巨头牵着鼻子走”。这种情势在全球粮价高企的当下愈发令人担忧。

极端气候正在肆虐全球,旱灾、水患推动全球粮价上涨,人们担心新一轮全球粮食危机的到来,由此可能引发的全球输出型通胀或将对粮食进口国带来进一步打击。

在全球粮食及农产品价格中远期持续上扬的背景下,农企的海外布局能否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构筑粮食“境外防火墙”?如何充分发挥境内外两种资源,确保国内粮食及农产品价格平稳,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高度关注的问题。

乌克兰是全球公认的“欧洲粮仓”。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广西籍商户郑敏,早在2008年就前往乌克兰种植大豆。2011年大豆价格飙升的时候,他负责种植经营的1600多亩大豆基本都销往中国市场。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