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初入职场一直都被人们持有怀疑观望的态度,似乎这个名称意味着一代人的集体不靠谱。实际上,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的也并非都是不靠谱,“90后”中认真、勤奋、有责任感的小青年也大有人在。舍身救人的“最美学警”李博亚、史上最年轻主编蒋方舟、新科奥运冠军孙杨、叶诗文也都是“90后”,他们的所做所为让人们看到“90后”闪光的一面。
一位论坛上“靠谱90后小组”成员表示,靠谱不靠谱是别人的评价,而做到问心无愧才是真的靠谱。
“90后”投递员
“我被他们需要,所以要做得更好”
下午2时,三伏天的太阳能把人烤出油来,19岁的投递员冯京鹏骑上他绿色的邮政自行车开始了当天的第二次投递。路线是从公主坟一直到莲花池一带,往返要五六公里。这样的路线,冯京鹏每天要走上三个来回,为这一带上千户居民送报纸和信件。这意味着,仅仅上车、下车这样的动作,他每天就要重复上千遍。
就拿早起这件事来说,投递部早上6点上班,冯京鹏每天5点钟就要起床了。而此时,他的很多同学有的正在梦乡中,有的可能打了一夜游戏才开始睡觉。工作每天都排得满满的,和以前的朋友也只能在晚上联系。
冯京鹏父母还年轻,家庭也没有负担,他这个年龄的很多孩子每天还耽于玩乐。问他怎么能坚持留下来从事一份辛苦的工作,小伙子笑笑说,习惯了就好了,而且他喜欢这里的氛围,特别像一个大家庭。师傅手把手地教他,同事人都很开朗,每天说说笑笑。这里有一个“职工小家”,员工能休息、能洗澡、有图书能上网、还能做简单饭菜,每天完成投递回到这里就觉得是到家了。“这里有人情味儿。”冯京鹏告诉记者,单位有以前老北京四合院里人和人之间的感觉,他喜欢。
冯京鹏投递的老小区,老人在家的居多,见到他都十分关心。不少老人看见他都招呼:“小伙子,进来凉快凉快吧。”有的老人直接拿出冰棍塞在他手里。“我觉得我被他们需要,所以要做得更好。”
投递部主任孟旭
他们会直接问“我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