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频现,特别是近来美国、俄罗斯等几大粮食生产国同时出现了严重的旱情,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
近日,新快报记者走访了广州多家批发市场发现,大米价格稳中有升,自8月来每吨(下同)上涨了60元—80元,玉米淀粉价格则上涨了120元—180元。
而7月份食用油涨价后,暂时还未有提价现象。不过,市场分析认为,目前大米批发价的上涨主要受国内产粮区供应不足的影响,粮食近年来丰产,后市无需太过担忧。但是美国大豆价格飙涨,则会对食用油价格,以及肉禽价格产生一定压力。
料国内大米价格难受冲击
近两年中国粮食进口呈扩大趋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7月,中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868万吨,同比大增261.3%。故而,美国干旱扰乱国际农产品市场之际,市场开始高度关注国内粮食价格。
昨日,记者走访广州本地批发市场。多家大米批发商告诉记者,进入8月以来,新米价格有明显上涨,带动了成米批发价格每吨上扬60元—80元。
但记者从华润万家、百佳等超市了解到,超市目前还没有接到大米涨价的通知,也没有感觉到大米供应紧张。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超市一般有自己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订单一般不会突然做出调整。
根据广州价格信息网监测,昨日广州市场上早籼米零售价为5.7元/公斤,粳米5.8元/公斤。而近一个月来,稻谷、大米等米袋子综合价格走势在8月7日回落至5.1元/公斤左右后,又出现回升,昨日在5.9元/公斤左右。
7月国际粮价环比跳涨6%之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当月国内粮食价格同比上涨3%,环比上涨0.2%。1-7月同比涨幅为4.1%,呈温和上涨之势。
中华粮网主编焦善伟也告诉新快报记者:“就目前来看,国际粮价的上涨,还没有传导到国内。”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玉米和小麦价格均低于国际价格,如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8月10日的报价为2905元/吨,而江苏产普通白小麦的广东到港价为2300元/吨。
焦善伟认为,广州地区大米涨价,主要是因为东北产区青黄不接,原粮供应不足的因素,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小幅上调。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