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片是巨峰,那一片是美人指,那边还有夏黑……”昨日,来到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罗汉寺村,葡萄种植大户尹华东指着他家满园丰收在望的葡萄如数家珍地介绍。据称,该村通过土地流转,走“资源产业共享,农户专合企业三赢”之路,今年,该村葡萄产业喜获丰收,每亩产值将达到近万元。
罗汉寺村位于涪城区杨家镇,也是涪城区杨关产业带的核心地段。过去,传统种植农业,一直让该村的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如何才能做到土地集约化、产业规模化、效益最大化?在杨家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2009年,该村通过调查走访,尊重群众意愿,对土地进行流转。并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对土地进行整理、基础设施建设与软硬环境的改善,建起容量300多吨冷藏库,建起了1200多亩的葡萄产业园。同时,聘请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们为葡萄产业发展的专家团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引进企业投资发展,实行“专家团队+专合组织+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由此催生了“资源产业共享,农户专合企业三赢”这一新模式。
“我们种葡萄,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太大了,又是免又是补,还请来专家到葡萄园手把手地指导栽培、管理技术,还发动专业合作社帮我们统一销售,简直让我们种销都不愁……”该村葡萄种植大户尹华东心中格外高兴。他称:以前每亩地种粮食按平均亩产1200斤计算,每亩地总收入1500元,除去人工、化肥、种子、农药等成本,每亩地纯收入就两三百块钱了;现在种葡萄每亩按亩产5000斤计算,每斤葡萄3元,每亩收入15000元,除去成本,纯收入有9000元左右。他说,现在他种植葡萄的劲头更大了,今年他家种植葡萄的面积由原来的3亩扩大到10余亩,他对葡萄产业发展未来充满信心。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