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经济形势是造成纺织行业不景气的根本原因
内外棉花价差过大不是影响纺织的根本因素,根本是在于国际的宏观形势;研究发现,纺织品的需求弹性较大,不同于粮食,粮食的需求比较有刚性,在目前经济状况下,人们的需求可能会萎缩的比较厉害。
从全球的纺织品情况来看,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全球的纺织品进口2012年1-4月份整体下降了8%;在棉纺织品出口国中,中国出口下降的最少,出口下降了4%,印度也下降了4%,而周边国家下降幅度很大。虽然周边国家棉价很便宜,但其出口也不行,故可看出,导致整个纺织行业的不景气,是宏观环境在起到决定性作用。
另外中国目前的纺织大国地位,短期内难以形成大规模的转移。历史上,纺织产业的转移,欧洲美国日本中国其他地区,每一次大转移至少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目前中国的纺织产业链非常完整,全球绕不开中国这个关键节点,虽然棉花内外价差增大,中国的纺织出口在全球还是具备优势的。
二、短期抛储概率很低,但存在增发小部分棉花加工贸易配额的可能
目前市场在谣传抛储100万吨,抛储价18500元/吨,而且还要发配额,我们认为目前抛储备不大可能,原因在于:
(1)从抛储的时点推断,如果现在抛储,考虑到结算手续等流程环节,棉花到纺织厂应该也得9月份,即并不能有效解决纺织企业的用棉需求。
(2)从抛储的效果推断,如果18500元/吨抛售的话,则向市场传递了信号是中国政府可以高买低卖,即19800元/吨收储,这样给市场传递的信号是2012年20400元/吨收购,则2013年内同样可以低价抛售,这样导致棉花生产商、贸易商面临亏损可能,从而明显增大了政府的再收储压力,因为没人敢库存棉花了,所以抛储的概率很低。
此外,即使抛储的话,数量也非常小,可能是历史陈棉,20-30万吨左右,但同样从时间点因素考虑的话,概率也很低。
配额方面,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可能会增发一部分加工贸易配额,因为港口的棉花积压比较严重,港口的费用也很多,但一般贸易配额估计不会发放。
三、中国政府收储态度坚定,库容不用担心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