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北京下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暴雨过后的半个月内,京城无论是批发市场还是超市小卖店,农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幅度上涨。部分绿叶菜,如香菜、茴香等农产品价格甚至出现成倍上涨。
蔬菜价格飞涨,加重了市民的生活成本和负担。针对此次农产品集体涨价,业内人士表示,暴雨之后,农产品产地灾后减产以及运输受阻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终端消费市场的蔬菜供应。
部分蔬菜价格成倍上涨
根据新发地农产品交易网的报价统计,大部分蔬菜价格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其中,7月21日,小白菜报价为0.35元/斤,在随后的一两天内单价就超过1元,甚至在8月1日涨至4元/斤。黄瓜也从7月20日的0.85元/斤升至21日的1.15元/斤,在小幅下跌之后,价格一路上涨至8月5日的2.5元/斤。此外,一些绿叶菜价格出现了成倍上涨的情况,7月22日,茴香为0.6元/斤,而在8月4日则涨至2.75元/斤,香菜更是从7月21日的2.75元/斤冲至8月1日14元/斤的最高价。
市民和菜贩对此次菜价的明显上涨感受强烈。在北京某农产品批发市场挑选蔬菜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涨价最厉害的是香菜和小菠菜,每斤香菜的价格涨了五六元。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不仅仅体现在批发市场上,京城部分大型超市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从近一段时间超市内所出售蔬菜的价格来看,黄瓜、菠菜、香菜、茴香的价格比较高,出现了明显上涨。”北京市朝阳区家乐福超市的售货员告诉记者。
供应不足部分蔬菜断货
对于涨价的原因,批发市场的一位商贩表示,主要是部分蔬菜供应量下降,以往本地菜一天能运进来四五百吨,但近一段时间,本地菜也就是每天200多吨,蔬菜供应量减少,卖价自然就高。
来源:国际商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