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生姜价格曾一度高达八九元一斤,与“蒜你狠”、“豆你玩”一起,刺激着消费者敏感的价格神经。但现在,每斤不到1元的生姜表现出不同以往的“亲民”。产量囤积、出口量减少以及烹饪中有限的用量让昔日“姜你军”的威风一落千丈。
价贱伤姜农
赵飞做生姜生意已有10年光景。“今年生姜的批发价是我做生意这些年来最低的了。”在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赵飞守着装有3万斤生姜的货车对记者说。“现在老姜的零售价2元/斤,批发价1元/斤,这样的价格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姜蒜批发商黄卫东介绍道。黄卫东摊位上的姜个个根茎粗壮,水分充足,色泽明黄。“以前,这样的姜能卖5元/斤。”他说。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与2010年11月1日相比,2012年7月22日,生姜全国日均价降幅已经超过50%。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福建、河南、甘肃的降幅尤为明显,均已超过60%。
“收购价是每斤六七毛钱,加上运输等费用,我们就没多少钱可赚了。”赵飞说。与批发商相比,姜农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就只能“赔本赚吆喝”了。赵飞介绍,产量高的生姜能达到约15000斤/亩,一般来说亩产8000斤~9000斤比较普遍。姜农的生产成本包括购买姜种、搭建姜棚、施用化肥以及人工费等,1元/斤的收购价才能保本,以目前每斤6角~7角、亩产8000斤来计算,姜农今年至少每亩亏损1700元。
跟风乱扩种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产量太大,供过于求。”对于当下的姜价,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分析道。而不少在新发地做生意的销售商也都有同样的表述。“两年前生姜8元/斤时,姜农确实赚了不少钱。于是,他们就开始扩种,原本只有5亩地用来种姜的,增加到20亩;原本不种姜的,看到别人卖姜大把赚钱,自己也开始种;没地的租地种;打工的回家种。总之,就是一窝蜂地种姜。”黄卫东回忆说。
来源:国际商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