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钩虾属的分类系统发育及其生物学地理研究项目获得青海省科技成果,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高白鲑引种繁育及增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得中国水产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白鲑鱼类引种繁育及产业化养殖技术项目获得2011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近日,记者在2012年度青海省高原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上解到,近年来,针对青海省水生生物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和水生态环境不断变化的现状,青海省高原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加强淡水生态学、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保护、渔业生物技术和水环境工程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为青海省水生态环境保护、渔业模式优化和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推动青海省发展现代渔业,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冷水鱼增养殖模式,切实增加沿黄地区农牧民收入提供了一个科技研发与推广的平台,加快了青海省水域经济发展与保护实现新的跨越。
2009年12月成立,以水生生物监测评价和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高原特有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分类、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及遗传评价为特色的青海省高原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是青海省惟一从事水生生物基础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渔业水域生态监测及环境影响评价和水生生物疫病检测的综合实验室。近年来,实验室依托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先后开展了长江、黄河澜沧江及省内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生态环境常规监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水生生物监测及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养殖鱼类病害防疫等工作。目前,青海省设立监测点60多个,共监测近2000批次,完成各类监测报告200多期。2011年,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委托对省内重点渔区运输、出售水生动物亲本、稚幼体、受精卵及其它遗传育种材料等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行使产地检疫职权,填补了青海省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的空白。
来源:中国政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