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价传言四起、加油站外排起长队。这似乎是每一次油价上调的标准前奏,这一次也不例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发改委)8月9日晚宣布,自8月1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90元和370元,折算到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零售价格分别提高0.29元和0.32元。
这也是国内油价此前三连跌之后首次上调。而今年国内油价经历“三涨三跌”后,到目前为止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上涨了10元,柴油每吨上涨了50元。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主要是按照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决定的。但为了炼厂利益,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再次错失良机。
定价机制待改
7月1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震荡攀升,7月下旬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再次回升至每桶90美元和105美元以上。截至8月8日,国内油价挂钩的国际市场三种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上涨幅度超过4%,达到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边界条件。
在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看来,过去的三周时间里,汽柴油及相关原料市场已经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出现了几波反弹行情,提前消化了此轮调价的部分涨幅。
值得注意的是,发改委此前在上调成品油价格上一向较为滞后,但本次调价与国际油价的变化相比较而言较为及时。
在卓创资讯看来,其主要原因在于今年刚刚发布的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表明目前国内通胀压力不大,成品油价格上调无压力。而前期成品油市场连续“三连跌”,“两桶油”利润受损严重,柴油需求旺季即将到来,后期市场需要靠中石油和中石化保供,因此及时上调成品油价格有利于暴涨其炼油利润。
对于发改委迟迟未推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这一问题,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成品油定价暂未彻底市场化的情况下,国家在调整零售价的时候仍要考虑保证炼厂的炼油利润。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