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大流通业用地支持力度,减轻流通产业税收负担,降低流通环节费用。业内人士表示,《意见》的出台将有助于降低流通成本,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但如何制定有效的实施细则成为流通业能否真正迎来大发展的关键。
《意见》提出,为加快推进流通产业改革发展,要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流通企业上市融资、设立财务公司及发行公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充分发挥典当等行业对中小和微型企业融资的补充作用。
减轻流通产业税负
《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明显降低。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等成为主要流通方式,连锁化率达到22%左右,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75%左右。
《意见》明确,加大流通业用地支持力度,制定完善流通网络规划。新建社区(含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小区、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安置住房小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10%。
减轻流通产业税收负担。在一定期限内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将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扩大到有条件的鲜活农产品。积极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完善流通业税制。
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抓紧出台降低流通费用综合性实施方案。优化银行卡刷卡费率结构,降低总体费用水平,扩大银行卡使用范围。加快推进工商用电用水同价。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确保所有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全部免缴车辆通行费,结合实际完善适用品种范围。
有助降低流通成本
中国商业联合会的资料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为8%到10%,标准化与信息化水平差距明显。
以农产品为例,中国证券报记者此前的调查发现,造成流通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流通费用多、流通领域组织化程度低、流通环节过多、布局不合理。《意见》提出,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抓紧出台降低流通费用综合性实施方案。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