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走进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实地探访,看到夏南牛已经走出“四平八稳”,“牛”劲十足。据泌阳县畜牧局副局长祁兴磊介绍,泌阳县南阳牛最多能长到900公斤,而夏南牛体重最高可达到1300多公斤,同时,夏南牛还有生长快、肉质细嫩、耐粗饲、适应性强等优点。由祁兴磊带领的科研人员以法国夏洛莱牛为父本、我国南阳牛为母本,历时20多年育成的夏南牛,被誉为“夏南牛之父”。
夏南牛的育成,填补了我国肉牛品种的空白,开创了中国肉牛育种的先河,探索出一套成功的肉牛育种经验,改变了我国肉牛品种以国外引进品种为主的现状,为肉牛产品进入高端市场提供了优良品种。
然而,好牛没有卖出“牛”价钱。祁兴磊说:“夏南牛是优质品种,不愁卖,但却与南阳牛价格差不多。2009年~2010年,夏南牛活牛1公斤售价仅14元左右。”
肉牛养殖业是泌阳县的传统产业,夏南牛的培育成功,改变了当地肉牛业养殖格局。随着肉牛产业化发展的不断加强,浙江溢佳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牛肉加工企业入驻泌阳县,据统计,2009年,泌阳县大、中、小型屠宰加工企业年屠宰加工量已超过10万头。泌阳县畜牧局局长赵太宽说:“肉牛深加工企业对牛身上不同部位的肉有细致的区分,价位相差很大。目前国内市场上经过深加工的优质牛肉产品1公斤甚至可卖到数百元。”目前泌阳县夏南牛存栏近40万头,但因缺乏深加工企业,输出的主要是活体牛,产品附加值低,眼瞅着好牛没卖出‘牛’价钱,真让人心急。”
“牛”急与“牛”招
发展肉牛养殖业可有效地将大量粗饲料、农作物秸秆和食品加工副产品转化为高品质的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肉牛是反刍动物,每天的粪便排泄比其他家畜多,年产氮、磷、钾也相应较多。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对农副产品进行“过腹还田”、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二五”规划中,夏南牛是在全国推广的肉牛品种。据了解,广西武宣县已引进3600多头夏南牛母牛,并从建设夏南牛核心种牛扩繁场入手,逐步建立夏南牛养殖基地,形成一条集养殖、种植、饲料加工、生物肥、深加工完整的产业链。湖南省娄底市已引进建立起一座拥有2000多头夏南牛的养殖基地。
来源:中国畜牧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