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豆、番茄、长豇豆……炎炎夏日里,安吉的山地蔬菜成了客商们追捧的目标,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势头。山地蔬菜在安吉唱响了一曲“田园牧歌”,不仅成为山区农民增收新渠道,也成为安吉打造长三角地区“菜篮子”的主角。
董岭蔬菜:塑造精品抢高端
走进海拔1050米的上墅乡董岭村大汉岭,天高云淡,山泉淙淙,100余亩原生态蔬菜基地里,长瓜、番茄、黄豆、豇豆等各种蔬菜长势正旺,用绿色装饰着美丽的高山。
“别看它们还长在土里,其实都有‘主’了。”董岭村党支部书记王文贤自豪地说,而且都是杭州的高端客户。
100亩的蔬菜基地里到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或插竿搭架、或拔草松土。“现在就得把架子搭好,等豇豆进入生长期时,就会长得更多更快。”工人王苗根边说边利索地将整理好的竹竿递给搭档,只见搭档熟练地将竹竿一根根一字排开,再顺势搭建起来,接着用绳子将这些架子逐一固定,不一会儿,一个坚固的豇豆架就出现在了眼前。
相隔不远,工人刘祥德正仔细地在拔草,虽然大汉岭的温度要比岭下低7、8度,山风吹来还有丝丝凉意,但汗珠早已爬上了额头。“老板有要求的,这里的草不能用除草剂,必须人工拔除。用的肥料都是人工堆肥,还有鸡粪什么的,不能用化肥。”刘祥德一边弯着腰拔草,一边说起他的种菜经。
刘祥德口中的老板,就是森海农庄的当家人赵海平,去年他相中了董岭村,准备对其整体包装,发展高端休闲旅游产业,种植山地蔬菜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大汉岭昼夜温差大,方圆3、4公里内没有人家,环境绝对生态,加上浇灌它们的水都是纯天然的山泉水,种出来的蔬菜口感要胜过平地的蔬菜。“我的高端客户,就是要吃这样的高端蔬菜。”赵海平牛气地说。
在大汉岭蔬菜基地里,最早的蔬菜也要半个月后才能够出产,却早已被预订一空。赵海平还告诉记者,第一批高端客户主要是一些朋友,以后不再外销,要想吃大汉岭的山地蔬菜,必须到董岭来。
蔬新农场:产销融合效益高
7月8日下午,一辆货车驶进孝丰镇下汤村的安吉蔬新智慧农场,90份打包装箱的“鲜蔬宅配盒”被工人们利索的装上了车,随即货车驶出农场开往上海,最迟次日下午,上海的市民就可以吃到新鲜的安吉山地蔬菜了。每个星期的星期一和星期五,蔬新农场都会上演这一幕。
来源:安吉新闻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