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国正遭受50年以来最大的干旱,天气炒作极大推升了豆类整体价格,而由于品种合约特点,豆粕成为了联系内外盘的纽带。但是,在国内消费疲软以及南美丰产预期的拖累下,价格高企的豆粕市场产生了疲态,冲高之后呈现出强势振荡局面。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豆粕将由前期“快速上涨”模式转变为“进二退一”或“进三退三”模式,上涨步伐放缓。
近远月合约价差持续处于高位
6月份以来,美国出现大面积高温干旱天气,导致美豆期价突破前期历史高位。美国农业部最新一期的作物生长报告显示,当前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31%,水平与1988年大旱时相当,当时的旱情造成了20%以上的单产损失。依据最初43.9蒲式耳/英亩的单产进行计算,单产最大降低至35.1蒲式耳/英亩,这意味着后期美豆单产还有调降可能。最近informa等研究机构开始调降美豆单产预期。
虽然干旱导致农产品价格大涨,但市场对南美大豆产量抱有十分乐观的态度。近期,巴西咨询分析机构safrasemercado发布下一年度展望报告称,巴西2012/2013年度大豆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8229万吨,将较本年度增长24%。在此情况下,大豆与豆粕的近远月合约价差将持续处于高位,短期内难有回调。
国内终端消费疲软
近期肉类市场处于消费淡季,禽肉及猪肉价格低位徘徊。生猪出栏价继续下降,至13.59元/公斤,养殖利润为-81.6元/头,与前期低位持平。农业部7月份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生猪存栏数为46207万头,与前期持平。在猪价见底企稳预期、前期疫病可能致后市供给不足以及仔猪价格下降降低了补栏成本等因素影响下,6月份生猪存栏量稳定,市场整体维持疲软状态,豆粕消费也相应疲软。
国家政策抑制豆类价格上涨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