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冬虫夏草遭“大军”采挖 大幅减产
2024-05-02 21:21    9128 

西藏自治区农牧厅7月25日发布信息称,那曲地区今年共15.06万人参加采集虫草,采集量约16.3吨,与去年相比减少3.7吨,按目前市场价平均每公斤12万元计算,产值约19.56亿元。青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鲁顺元向时代周报介绍,对于三江源地区而言,虫草已是当地牧民不可缺少的收入来源。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藏民在挖虫草。在青海,8成牧民靠虫草挣钱,虫草收入占牧民总收入的5到8成。

每年夏季,青藏高原的高山草坡上都要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冬虫夏草采挖大军。

从2003年至今,号称“神药”的冬虫夏草价格已猛涨了十倍以上,如此涨势只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时才稍事停顿。

当初的虫草只是稀有中药材,如今却变成了资本疯狂追逐的投资品。

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但今年虫草价格似乎还将继续坚挺,虫草行业网站“西藏商城”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最优档次的冬虫夏草批发价格已达到每公斤26万元。而零售价格更为惊人,以北京同仁堂为例,上好虫草价格高达每克888元,大约是金价(大约每克338元)的两倍。

畸高的价格必然带来疯狂的采挖,至今尚未有人工大规模培育的虫草能够代替天然虫草,翻遍每一片草皮,在虫草采挖大军的眼中是唯一的致富路径。

藏区持续多年的气候变化让优质虫草变得越来越少,疯狂的采挖更是竭泽而渔,产量减少已成必然,如果再不采取保护措施,也许虫草的灭顶之灾已为期不远。

大幅减产

虫草是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后形成的复合体。受真菌感染的幼虫,逐渐蠕动到距地表二至三厘米的地方,头上尾下而死,形成“冬虫”;幼虫虽死,体内的真菌却日渐生长,直至充满整个虫体。来年春末夏初,虫子的头部长出一棵紫红色的小草,高二至五厘米,是为“夏草”。

我国冬虫夏草资源主要分布于海拔3500-5000米的地区,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等5省区均有分布,核心产区在西藏的那曲、昌都和青海的玉树、果洛。

每年4-6月是冬虫夏草采挖季节,一般认为,虫草采挖期仅10天,即虫草成熟后10天内必须采挖,否则其药用价值将大大降低。

但今年的状况并不乐观。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