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以来,蛋鸡市场遭遇了意外的冷清.不仅蛋价跌入成本线以下,蛋鸡养殖者的信心也持续走低,种鸡企业使尽浑身解数销售鸡苗,力求最大程度减少损失,这种情况近年来时有发生。为了有效应对市场的频繁波动,国家相继出台补贴和扶持政策,但是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有人提出要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在今年“两会”上,有代表提出。可以研究推出鸡蛋期货,这样做对蛋鸡业健康发展将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值得深思。
一 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现状
1 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最早产生于美国芝加哥。19世纪中叶,芝加哥成为美国国内农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由于粮食生产特有的季节性,加之当时仓库不足,交通不便,粮食供求矛盾异常突出。为了改善交易条件,稳定产销关系,1848年,由82位商人发起,并成功地组建了美国第一家中心交易所,即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此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实现了保证金制并成立结算公司,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期货市场。几十年来,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不断涌现,如东京谷物交易所、纽约棉花交易所、温尼伯格商品交易所等。
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品种有小麦、玉米、大豆、豆粕、红豆、大米、花生仁等。随着现货生产和流通的扩大,不断有新的期货品种出现。除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期货外,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随着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纽约、堪萨斯等地出现,棉花、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黄油、鸡蛋以及后来的生猪、活牛、猪腩等畜禽产品,木材、天然橡胶等林产品期货也陆续上市,目前国际上生猪、活牛等畜产品期货交易活跃,并积累了大量经验。
2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现状
来源:中国禽业导刊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