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26日报道:(记者吴宇)作为中国对欧盟贸易的重要口岸,上海关区今年上半年对欧盟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9%,但从欧盟进口逆势增长,增幅达5.5%,进口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
上海海关专家王程铭指出,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上海关区进口逆势增长对欧盟国家及其相关产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欧盟近期不断对华出台贸易保护措施,双边贸易的不对称性日趋严重,并可能影响中国从欧盟进口的持续增长,“欧盟对此应予以重视和珍惜”。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从欧盟进口1047.6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34.1%集中在上海关区,进口增幅达5.5%。
王程铭认为,中国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以及欧盟企业具有的商品和汇率优势,是中国从欧盟进口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在当前国际经济复杂困难的形势下坚持自由开放、公平公正贸易原则的一个明证。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关区从欧盟进口汽车57.6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占同期上海关区汽车进口总额的近七成;从欧盟进口医药产品19.7亿美元,同比增长34.4%;进口农产品12.7亿美元,同比增长24.9%;进口飞机11.7亿美元,同比猛增2.15倍。
以乳制品为例,上海关区上半年从欧盟进口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83.1%,占关区乳制品进口总量的26.5%,比去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波兰、西班牙、奥地利、希腊、德国、法国等国受益最大,其中不乏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
除了乳制品,来自欧盟的猪肉、葡萄酒、服装等“民生”商品,今年以来也越来越多经上海口岸进入中国市场,且明显呈现“量价齐升”之势,中国市场对欧盟相关产业抵御当前困难的帮助从中可见一斑。
希腊驻沪总领事埃夫耶尼奥斯·卡尔佩里斯认为,上海关区从包括希腊在内的欧盟市场进口逆势增长,“不是巧合,也不是给予”,而是中国奉行开放贸易所致,也离不开良好的双边关系。
来源:新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