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安徽发展特色水果产业 为果农增收12亿元
2024-05-02 19:33    9959 

7月23日,皖南深山区歙县桂林镇宋村万亩葡萄园开摘。据悉,德国专家近日在宋村进行葡萄种植培训和考察时发现,宋村的土质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土质之一。

10年前,我省还没有一株蓝莓,10年后,南陵县出产的优质蓝莓成为上海、南京大超市的抢手货。近年来,通过省农科院水果专家的努力,蓝莓、优质葡萄、草莓等一批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的特色水果在我省大面积推广。据初步统计,今年可为果农新增经济效益12亿元以上。

我省特色水果主要集中在黄山、芜湖、铜陵、池州、宣城、合肥等市,现有水果面积约71.05万亩,年总产量约46.27万吨。特色水果的发展得益于科技的支撑。前些年,我省特色水果虽然数量繁多,但单个品种规模较小,果树生产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指导,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失衡、品种(系)混杂而且老化;偶遇冰雹、冻害、干旱等自然灾害,便大面积减产,产业发展一度陷入困境。为振兴特色水果产业,2008年以来,省水果产业体系专家组赴黄山、芜湖、池州等地指导三潭枇杷、富岱杨梅、西山焦枣、南陵蓝莓的栽培,取得了显著效果。据南陵蓝莓种植基地负责人张洪发介绍,进入盛果期的蓝莓亩产可达3000斤左右,亩均产值在20万元。

我省特色水果产业发展中大面积推广应用了生态循环生产技术:大面积推行果园生草制度,在被污染的果园中,种植具有吸附、聚集土壤有害物质功能的植物,逐步修复已被污染的果园土壤及环境;采用以生物防治、物理手段和农业措施为核心的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化学肥料用量降低50%、化学农药用量降低30%以上,单位面积生产效益提高20%以上。南陵蓝莓基地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采用生物防虫技术,蓝莓不打农药,采摘后可直接食用。

来源:安徽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免责声明: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