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小麦购销企业不敢积货,夏粮收购遇冷
2024-05-02 19:02    1960 

今年我省小麦又获丰收,国家托市收购价比去年提高,但不少地方小麦收购进展缓慢。原因在哪里?7月13日—14日,记者在临清市进行了采访。

低于托市价,农民惜售观望

临清是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但在夏粮集中上市之际,临清各收购点门前有点冷清。魏湾镇张官营粮食收购站经理吴朝明介绍:“现在我们一天最多收粮3万斤,去年这时候一天至少要收7万斤,多时能收10多万斤;从6月中旬到现在,新麦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魏湾镇粮所和它的12个延伸收购点、2家面粉厂,共收麦80来万斤,而去年此时已收了120多万斤了。”

魏湾镇东赵村的吴朝亮,种了80亩小麦。在他家两间西厢房内,堆放着新收的小麦,他暂时不打算卖。记者了解到,选择将小麦囤积在家里的农民很多,卖的大多是急着出去打工或者家里没地方存放。

其实,吴朝亮不是不想卖,而是对小麦的价格不满意。夏粮价格监测显示,临清自6月15日开始夏粮收购,新粮开秤价格为1.00元/斤,后来涨了二三分钱,全部为国标二等以上小麦,已连续15天低于《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中二等小麦1.04元/斤的规定。临清正申请启动国家小麦托市收购价格。

吴朝亮对种粮成本增幅高于粮价涨幅,粮价上涨速度赶不上农资上涨速度感受颇深:“耕地、播种、收割实行机械化操作,150元/亩;种子30元/亩;底肥加追肥200元/亩;农药及除草剂40元/亩;浇水3次50元/亩;这一亩地大约就需要投入470元。今年小麦品质较好,均达到二等小麦标准,可至今才涨到1.03元/斤,比国家的托市价还低。”现在家里也不急用钱,等再存放一段时间,卖个高价,也不枉费一年的辛苦。“除了经营80亩地外,他的孩子还在上海、北京打工,每人月收入两千多元。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