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油、菜籽油、花生油,一点一滴都关乎民生。据悉,《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将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启动制定。该标准的出台将终结食用调和油身份模糊的现状,对相关油脂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食用油企业是否会以此为契机提高价格?而菜籽油国家标准修订方案或于今年12月完成,明年7月1日正式执行,这将对菜籽油生产企业形成何种利好?此外,近期花生油暴涨的重要“推手”又是什么呢?
《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将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启动制定。这一标准从2005年开始制定,其间多次公开征求专家和企业的意见,但始终未正式出台。消息一出,立即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该标准的出台也将终结食用调和油面世以来一直以模糊的身份生存的现状。
但业内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能否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启动制定,还要看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国家粮食局的决心,即使启动制定,也还要看具体执行的力度。
模糊的配料比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由于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企业会按照自己的成本设定勾兑比例进行调和。
记者调查发现,在食用植物调和油配料标注上,多数产品配料表中只能查询到配料成分名称,每种配料的具体含量则均未标注。
超市里食用油促销员对调和油进行解释时,也只是认为调和油的营养比较均衡,成分繁多,但是具体的比例说不清楚。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目前市场上名目众多的调和油,大多只是在名称上突出油品的配料和营养价值,但在包装上却找不到各种油料的具体含量或百分比。
调和油的生产厂家在配料比上与消费者打起了“太极”。
正是这模糊的配料比让调和油的利润远远高于纯植物油。目前爆出的新闻称,一些花生调和油的比例不到10%,但是冠以花生调和油的名字,价格可以提高不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近几年国内油料价格走高,使得食用油生产成本上升,一些企业为了谋求利润会选择违规生产,采取勾兑、以次充好等手段。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