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特色果品质优名头响,冠县果农有了市场话语权
2024-05-02 15:46    1864 

“真没想到啊,原来大棚油桃成熟时节要自己跑市场,现在来自石家庄、郑州、太原等省会城市的水果收购商蹲点收购;剩下的残次果由果品深加工企业做成果汁、罐头,一点也没浪费。俺这五个水果大棚,年收入在8万元左右。”近日,在山东冠县兰沃乡蔡庄村采访,果农陈文生高兴地对笔者说起现在的销售行情。

冠县地处鲁西黄河故道,是传统的林果大县,全县有新优林果面积30万亩,年产果品3亿公斤,产值6亿余元。近年来,为搞好果品流通,该县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建起了销售网点,发展近万名“经纪人”与全国2000多个水果销售商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然而,无论采取何种销售方式,果商都占有绝对话语权和定价权。果农在销售中总是受制于人,利润低、风险大。

为改变这一状况,冠县不断探索推进“优果工程”,大力推进地方特色水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升果品品质。他们建立了以田马园、崔王段的大樱桃;李才、李芦村的西部大棚果;韩路的梨等为中心的七大果品生产基地。目前,冠县成为山东省油桃大棚面积最大的县、全国最大的早熟大樱桃栽培基地,赢得了市场主动权。

利用林果规模大且集中的特点,嫁接旅游元素,发挥林果产业的观光、采摘等功能开发旅游资源,策划包装生态旅游项目。冠县“中华第一梨园”就是依托兰沃乡韩路村的万亩梨园建立起来的,每年举办梨园文化观光周、梨园采摘游园等旅游节会,成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景区。以此为契机,该县为当地梨申请了“金沙”和“黄河浪”两个品牌,成立了果品合作社,走品牌化销售的路子。这里的鸭梨也随之名声鹊起,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去年,韩路村梨产业年产值达到了420万元,人均1.2万元。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