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畅通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以大型鲜活农产品流通企业为主导,专业批发市场为依托,农贸市场、生鲜超市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批发环节,推进市区3大蔬菜批发市场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高起点规划1处现代化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完成平度南村等5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和冷链系统建设。在零售环节,在市区新建、改造、扩建15处农贸市场,进行公益性建设改造试点;大力发展生鲜超市和便民菜店;支持利群、维客等大型流通企业每年在社区发展生鲜超市50家左右,单店生鲜经营比重达到30%。二是探索新型直营直供流通模式。引导青岛市蔬菜基地、农村合作社直接在农贸市场、超市开设专区、专柜,销售地产优质农产品。胶白基地、平度马家沟芹菜合作社、手拉手韭菜合作社在市区26家农贸市场设立了70余个销售摊位,菜源、金丁香、味味香等企业在市区各大超市设立了40余处专柜。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鼓励生活客、幸福老家等企业开展网上销售,开展订单农业生产和销售。三是深入开展地产蔬菜进社区活动。组织物流配送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村合作组织,在市内七区50个社区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地产优质蔬菜进社区活动;鼓励菜农直接进城销售;选择20个社区进行车载车售市场建设试点,探索建立车载蔬菜进社区的长效机制。四是扩大“阳光采供”规模。以集团消费“阳光采购”服务平台为基础,完善“菜篮子与三绿工程网”服务功能,搭建青岛市农产品共同采购配送联盟,将学校、企业、机关、部队、连锁超市、标准化农贸市场、大型餐饮单位等纳入共同采购配送联盟。(念霜)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