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生产具有周期性,如果这次未能有效防止价格的过度下跌,那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猪肉将再次疯涨。”泉州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秘书长黎连恒告诉记者,价格下跌之后,养殖户开始少养母猪,少留仔猪,于是五个半月后的育肥猪出栏数量将减少,到时候由于供求关系变化,生猪价格将再次上涨。
“如果生猪出栏价每斤再下跌1元,养殖户就很有可能杀掉能繁母猪,减少存栏量。”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王晓悦也表示,如果价格再度下滑,农民开始杀猪,那明年产量减少后又将大幅涨价,陷入价格怪圈。
“稳定生猪市场价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调控猪肉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当务之急是找出最有效的调控手段。”南安市养猪协会相关人士认为。
土猪肉也可提取高科技产品
“走精深加工的道路,实现产业链条化,是稳定猪肉价格最有效的办法。”泉州市农业局相关人士表示。
黎连恒分析,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结构已经向营养型、方便型、保健型发展,但目前本地白条肉、热鲜肉仍占全部生肉上市量的60%以上,肉制品产量只占肉类总产量的15%,与发达国家肉类冷链流通率100%、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50%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不能适应本地居民肉食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
“夏天到来的时候鲜猪肉不好卖,但如果做成美味的猪肉丁、猪肉松、猪肉干等休闲食品以及午餐肉、梅菜扣肉、香菇肉酱等肉食罐头,可能销路就不成问题了。”在食品界资深人士张秋艺看来,完全可以通过猪肉深加工,开发低温肉制品、调理肉制品和速冻方便肉制品,扩大腌腊制品、酱卤制品等中式肉制品生产,以此来扭转猪肉供应的结构性过剩。
而除了从食品深加工方面着手之外,“土”猪肉还有高科技的一面。很多人不知道,猪血、猪肝等可以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凝血酶、血红素,猪小肠可以用来制备肝素钠。而凝血酶是机体凝血系统中的天然成分,具有止血的功效,肝素钠则是目前全球临床用量最大的抗凝血药物,相关人士甚至预测,目前生猪出栏量的增长速度并不能满足原料药扩产带来的缺口。
加工企业吸纳提高需求量
来源:中国肉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