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饮用水新国标逼水厂升级 将创造6000亿市场
2024-05-02 14:47    6555 

新国标“倒逼”水厂提标改造

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儿童死亡都与饮用水水质不良有关。饮用不良水质导致的疾病多达50多种,如消化疾病、传染病、各种皮肤病、糖尿病、癌症、结石病、心血管病等;由于水质污染,全世界每年有5000万儿童死亡,3500万人患心血管病,7000万人患结石病,9000万人患肝炎,3000万人死于肝癌和胃癌。在我国,因为水质污染引起的新发病种情况越来越多,“饮用水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

全国有共计4000余家自来水厂,为4亿多县级以上城市居民,每天供应6000万吨自来水。卫生部近日宣布自今年7月1日起在全国强制实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用水监测指标将从目前的35项提高到106项。据了解,新标准与现行的1985年版本相比,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基本实现了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

“事实上,新国标早在2007年就制定颁布了,只不过当时并不要求强制执行,因此各地针对新标准要求进行的自来水厂提标改造热情并不高。”中国水网高级分析师肖琼告诉中国证券报(微博)记者,按照新国标要求,全国自来水企业在生产工艺、管理、维护等多个方面都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必须进行大量的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

尽管新国标已制定出台达5年之久,但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除北京、上海等一部分一线城市以及东营、江阴等沿海发达城市已逐步实现城市主要自来水厂完成提标改造外,大多数城市仍沿用旧国标标准进行水质监测,有些甚至连旧国标的要求都达不到。

据清华大学饮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介绍,我国98%城市供水处理技术长期来沿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四个单元处理过程组成的常规供水处理工艺,其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的以黏土胶体微粒和致病细菌为主要去除对象的基础上。随着我国各地区水体污染状况的日趋严峻,源水水质不断恶化,用常规的净化工艺很难去除掉微污染水源水中含有的微量有机物、农药及氨氮等有害污染物。

肖琼认为,水质达标情况不理想,从另一个角度也意味着目前国内饮用水净化处理的市场空间还很广阔。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