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从甘蔗生产看广西农业现代化的创新步伐
2024-05-02 14:46    1911 

“用现代工业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这是现代农业的三个内涵。5月17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崇左市召开全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现场会,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专门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此次现场会对推进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场会以我区第一大农业特色产业——甘蔗为例,用一个个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经验,贴切地诠释了“农”字的“现代”内涵。

镜头一:算好“四本账”小块并大块

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连塘村安定屯的5580亩甘蔗地,茫茫蔗海,随风荡漾。

一眼望去,感觉这连绵起伏的蔗地有些与众不同,仔细一看,原来传统蔗田里的田埂,在这儿没了踪影。江州区委书记邱明宏介绍,这就是土地流转的最直接表现。

安定屯的5580亩蔗地,涉及420户村民,却在短短20天全部完成流转。邱明宏说,村民的积极性,主要来自成本对比、租金收益、劳务增收、创业增收“四本账”。

第一本:租金收益。流转土地每亩每年按两吨原料蔗市场联运价结算土地租金,以每吨500元计,租金收益达1000元,比历年农民种蔗每亩年收益760元,高出240元。

第二本:劳务收益。组织农民与投资企业签订劳务合同,按照每户流转土地多少及劳力情况受聘于企业务工,按每人每天70元收入计,仅此一项每户每年可增收8000多元。

第三本:分成收益。原甘蔗亩产4-4.5吨,亩产超过6吨达到投资盈亏平衡点时,农户与企业按比例分红。

第四本:综合收益。公司规模经营后,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可外出务工、发展特色养殖、林下经济等,获得多种收益。

据测算,崇左市的土地“小块并大块”后,田埂去除,土地面积增加3-5%;土地流转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9063元,比非项目区高出2400多元。

【记者观察】随着现代农业的推进,“分田到户”对农民积极性提升效用已经不大了。而且责任田地小、田埂多、过于分散,土地浪费且耕作劳动强度大,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

来源:云南糖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