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讯(记者王朝霞)近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认定甘肃省1000万亩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的通知。甘肃作为我国旱作农业发展的前行者,成功探索创新出一条粮食增产的新路子,根据该通知,甘肃将力争把1000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旱作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为带动全国旱作农业作出新的贡献。
我省针对干旱缺水的实际,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大力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黑膜覆盖等旱作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由2006年的161.6亿斤增加到2011年的202.9亿斤,成功探索出一条干旱缺水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全国旱作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总结甘肃经验,推动全国旱作农业发展,2010年,农业部会同甘肃省政府就此进行深入调研,提出了建设1000万亩国家级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的建议。此后,省农牧厅经省政府同意报送了《关于认定甘肃省1000万亩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的请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领导有关批示精神,农业部经研究,同意将甘肃省1000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区认定为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
通知要求,甘肃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把建设好1000万亩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作为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工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效。坚持规划先行,编制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组织开展联合攻关,尽快突破一些薄弱环节,强化技术集成配套,提升技术实施效果;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补贴政策,加强设施装备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各方合力推进的新格局。
来源:甘肃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