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3年中期至今的美豆走势,周期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笔者把它定义为“三级跳”.2004年与2008年美豆的疯狂上涨已经诠释了前“两级跳”,而目前的“第三级跳”也基本完成了蓄势和初期拉升阶段,美豆再次走高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第一级跳:国内油脂行业洗牌与全球大豆产业布局渗透
美豆于2004年4月初达到1064美分的历史高位,此价格仅次于1988年6月的1067美分,而且从美豆长期历史走势来看,超过1000美分以上的价位也只有寥寥几次。美豆上涨导致国内加工与贸易企业疯狂采购,当年中国进口大豆超过2000万吨,随后价格狂泻导致国内众多企业违约,诱发“洗船”事件,随着国内众多中小油脂企业步履维艰,大中型油脂企业遭受行业打压,而国际四大粮商却在悄无声息地对国内油脂企业进行洗牌和渗透。今天看来,美豆对国内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价格上,更重要的是对国内大豆产业的侵蚀,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国内大豆种植及加工产业开始萎缩,更多是对外在的依赖。截至目前,国际四大粮商已经控制了国内大豆80%的流通环节,而2011年中国进口大豆量也超过5000万吨,可以说国内大豆产业已经深陷外资手中,大豆行业岌岌可危。
第二级跳:国内大豆产业进一步萎缩,外资显示实际控制能力
如果说2004年是外资的布局与渗透,那么2008年美盘带动国内大豆疯狂上涨就是进一步侵蚀国内大豆产业,显示外资对国内大豆产业的深远影响阶段。从走势上看,在全球大宗商品集中上涨的带动下,美豆走势在2008年7月超过了1660美分的历史绝对高位。此次价格的疯狂上涨也与大豆种植意向、库存、南美减产及基金的疯狂炒作有关。2008年美盘价格疯狂上涨并没有带给国内大豆行业更多的思考与产业调整,这说明2004年以来外资对国内大豆行业的控制已经根深蒂固,加之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国内大豆行业只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
第三级跳:国内大豆产业再次面临考验,外资寻求能力提升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