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黔东枣子之乡”贵州万山做大做强蜜枣产业
2024-05-02 13:06    5694 

“沿水平线方向开挖植树穴,行距2米,株距3米,表土与心土要分别堆放……”连日来,笔者在贵州万山区高楼坪乡夜郎村等枣子基地看到,区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在山坡上指导广大群众挖穴、栽植、施肥,提高枣子定植成活率。

万山素有“黔东枣子之乡”美誉,枣子种植已有1000多年历史。然而,由于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农户按照传统的方式重栽种、轻管理,让独具特色的“万山蜜枣”未能形成规模;缺乏营销理念也是一道“致命伤”,销售难的现状让当地许多农民放弃了种植蜜枣,甚至砍伐老枣园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2003年,万山决策层决定把枣子产业作为当地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进行打造,出台了《关于加快枣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枣子产业办公室”和“枣子产业协会”。2010年,万山区将向上争取到的400万元省扶贫办产业化扶贫项目发展资金与300万元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捆绑使用,规模发展枣子产业6730亩,建设苗圃基地50亩。同时,从外聘请专家教授为枣子示范大户把脉问诊,展开培训,并组织一批能人示范大户外出实地学习,把科技种植的理念带进蜜枣种植的每一个环节。

为加强对枣子产业的建后管护工作,该区创造性地采取了“以短养长、以耕代抚”管理模式,即在基地里套种西瓜、大豆、蔬菜等矮状经济作物,既可以实现当年增收,又加强了基地的后续管理。

为延长产业链,打造地域品牌。该区挂牌成立了万山林业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起了枣子加工厂,申请了“梵净蜜枣”专利权,为藏在深闺的万山蜜枣走向市场打开了山门。每到果熟季节,碧江、玉屏及湖南新晃、芷江等周边地区客商都前往采购,价格从原每公斤6元增至20元。

2011年4月,万福农业生态综合有限公司入驻万山,计划投资5000万元做枣子深加工项目。目前,该企业已从农户手中流转1300亩枣园,建设优质果品基地。

通过几年的精心培育,万山枣子焕发勃勃生机,每年以3000亩的速度递增,目前已发展到1.2万亩,日渐成为该区最大的特色支柱产业。在枣子产业的带动下,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1890元增加到2011年的3411元,枣树真正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来源:铜仁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