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情况下,我们应当提升对经济趋势的预判能力,尤其是央行应当加快货币政策松动的“预调微调”节奏,加大政策调整对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作用。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cpi和ppi等重要数据不到48小时内,央行宣布自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虽然这是今年以来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此次释放流动性规模仅约4000亿-5000亿元。不过,央行透过此番快速行动,也表达了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状态及金融市场形势可能动荡的一丝担忧。
确实,继今年一季度后,4月份中国经济表现依然不振,市场偏冷状态明显。其中,与整体经济数据密切相关的几大经济指标和市场动向更值得关注。
首先,cpi和ppi可能同步持续走低,表明ppi和cpi的未来趋向并不十分乐观。
一方面,4月份ppi同比下降0.7%,创下29个月来新低。特别是ppi已经连续8个月持续下降并出现负值,突出反映了需求尤其是生产性需求的不足。ppi的变动趋向也显示经济需求不足的压力有增无减。其中,生产资料价格3月份同比下降达0.8%、4月份为1.2%。长期生产需求不足反映了生产者预期,也必然会影响消费者的预期。
另一方面,4月份cpi同比上涨3.4%,比3月份低0.2个百分点。cpi的下行,是反映了国内外通胀压力减弱(如最近国际油价跌至100美元下方),还是反映了包括中国经济在内的全球经济走向不明甚至再次走弱?很可能是后者。
如果ppi和cpi继续同步走低,这不仅反映市场通胀的预期下降,而且也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全面不足,并可能出现相互的反向刺激,导致未来cpi和ppi继续走低。
但是,当前对通胀的态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值得警惕。今年以来,在通胀预期大幅下降、国内通胀减弱的同时,水电、交通等基础性等行政手段“调价”之风再次抬头,表明刺激国内通胀的力量犹在。这种非市场的因素与力量对经济和物价走势影响不一定有效,反而可能十分有害,甚至导致滞胀。
其次,目前pmi指数或已很难准确或全面反映当前宏观经济走势。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