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产茶第一县”安溪念起生态经
2024-05-02 11:37    1910 

2002年,曾有一份卫星遥感数据触目惊心:福建安溪县水土流失面积达814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8%。其中,崩岗侵蚀12828处,占福建省的一半左右,该县是福建省乃至中国南方最典型的崩岗侵蚀县份。

7日,当记者来到曾是土柱林立、千沟万壑的崩岗侵蚀区采访时,见到的却是厂房林立,道路宽敞的3600多亩的工业园区。原来的崩岗区成了“聚宝盆”

“安溪遍地是崩岗,山下良田变河滩,河床高田三尺三,要想高产难上难。”这是安溪长期流传的顺口溜。农民的生活,长期匍匐在崩岗侵蚀的淫威之下,饱受水土流失折磨……

“针对崩岗崩塌程度、地理位置不同,我们摸索出五种有效的治理模。”安溪县委书记朱团能介绍说,一是建设工业园区,变崩岗区为工业区;二是建设生态旅游区,引进投资50亿元人民币的连捷温泉旅游项目;三是建设水保生态区,对崩岗区进行了综合治理,植被覆盖率由15%提高到93%以上;四是建设经济作物区;五是建设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这种治理模式引起各级的关注。2005年10月,国家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百名科学家在安溪召开现场会进行总结推广。2007年,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的与会代表到安溪实地参观。

对此,福建省水保办主任阮伏水说:“安溪崩岗治理治理模式,很有典型意义,是惠及民生的好事,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石材业曾是这个山区大县的支柱产业,据了解,该县石材开采加工业年产值超过20亿元,年纳税超过1个亿。但是,石材行业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已不适应该县建设“中国大茶都、新型工业县、闽南后花园、幸福新安溪”的要求。

从2009年开始,该县以壮士断腕的坚决态度,开展整治“风暴”,在福建省率先实现石材行业全退出。

安溪县长高向荣坦言,“一个20亿元产值的行业整体退出,势必会影响财政收入等硬指标的增长,"阵痛"在所难免”。

但为了保护好青山绿水,建设生态茶都,该县经受住了“阵痛”。

安溪是“中国第一产茶县”,茶业是该县的民生产业,全县80万%人从事与茶相关的行业,农民人均收入一半来自茶叶。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