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启动的“蔬菜直通车进小区”项目,试运营10多天以来,社区居民对这种“农居对接”的蔬菜流通方式表示满意。
市民买菜得实惠
昨日下午4时,榆林市北郊热电小区门口的流动供销社蔬菜直通车前,围满了前来买菜的居民。“这么大一捆小白菜才3块钱,够吃好几顿小白菜烩豆腐呢。”李奶奶笑眯眯地告诉记者。其他市民也纷纷表示,以前为了便宜,大家要到三街大市场去买菜,一次性如果买太多,存放几天都不新鲜了;如果买的少,又要多去几次,来回太远了。这下可好了,下楼就可以买到又便宜、又新鲜的蔬菜。
据了解,“蔬菜直通车进小区”项目于4月11日启动,即把从市区周边种植的大棚蔬菜直接购买回来,经过包装处理之后,送到居民手中,减少了中间许多环节,所以蔬菜看起来很新鲜,而且在价格上要比一般的菜价便宜10%~20%。试营10多天以来,社区居民对这种“农居对接”的蔬菜流通方式大大赞扬,既保证了菜农的“钱袋子”,又丰富了居民们的“菜篮子”。
负责该项目的薛经理介绍,进入直通车的蔬菜价格都是明码标价,并且在市区内统一价格,销售时所使用的计量器也是定期送到有关部门检测的,绝对不会出现缺斤短两的现象。
年底将建20个直销网点
“你们现在这样能赚到钱吗?”薛经理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这个问题,他向记者坦言,“这种平价菜的经营模式,一部分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毕竟这是一项惠民工程;另一方面,我们还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推行网上电子销售监测系统等现代经营手段,来提高我们的利润。”
有不少菜贩担心“直通车”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意,在望湖路的菜市场上几位摊主觉得顾客“好像比以前少了点”。榆林市供销社工作人员姚主任认为,“蔬菜直通车”垄断市场是不成立的,毕竟对于一个拥有335万人口的榆林市来说,“蔬菜直通车”可以到达的地方是有限的。
目前,计划试营阶段在榆林市区建立10个固定销售网点,力争赶年底在市区内建立20个直销网点或直通车,逐步面对“蔬菜直通车”的雄心壮志,也发展健全供销蔬菜直销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主城区,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完善,实现榆林市12个县区全覆盖。
5月11日起正式运营
来源:互联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