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牵动亿万国人的心。今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连续3个月上涨,国内粮价也面临着上涨的压力。但是,从当前春耕生产形势看,我国粮价上涨空间有限,总体温和可控。
今年粮食可望稳产
决定粮价涨跌的,归根结底,在于供给。我国粮食去年总产11424亿斤,连续8年增产。农业部要求今年粮食稳产1.05万亿斤以上,从春耕形势看,这一目标可望实现。
目前,水稻播种顺利,小麦长势良好。为了保证水稻播种,今年中央财政首次专项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早稻主产省试点流水线育秧,以推广水稻机插,促进双季稻播种,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直播稻面积较大、基本苗不足等问题。由于大力倡导流水线育秧、代耕代种,各地双季稻恢复态势较好。而且,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农业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早稻可达8800万亩,比上年增加170多万亩;越冬小麦3.4亿亩,增加75万亩。目前麦苗整齐,长势较好,只要后期不出现大的灾害,将再获丰收。
影响粮食生产的还有气候。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今年春耕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回暖慢,气候条件差于去年;东北、西南旱情持续,华北、黄淮、江淮、华南部分地区出现春旱,影响冬小麦返青和起身拔节;南方大范围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对油菜生产不利,影响早稻播种育秧。不过,去年那种大范围连旱几个月,随即旱涝倒转的极端气候,今年再现的概率很小。即使今年再现,由于各地水塘大清淤,农业生产所受影响将显著降低。
总的看,今年春耕生产开局总体顺利,粮食生产有望实现丰收。这将对物价上涨起到重要的抑制作用。
种粮成本总体可控
左右粮价的还有种粮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和农资成本,如果是流转来的农田还包括租金成本。当前我国种粮成本总的形势是:人力成本趋降,农资供大于求,规模摊薄地租。种粮成本的下降,也将对粮价上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