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规律的表现。要稳定物价,必须稳定供求关系,保障供给
葱涨价了。
涨的势头,用“旱地拔葱”来形容,恐不为过。10块钱两根葱,市场上偶有为之的这种“向钱葱”,虽然不是葱的整体价格,但代表了农产品涨价的势头。
商务部的监测显示,一季度全国大葱批发价格最高涨到3月19日的每公斤4.99元,同比涨幅达1倍以上。不独葱,大白菜、生姜、土豆等农产品价格同比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扬。一季度以来,以“向钱葱”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葱农反映,地头葱价比去年略有增长。农民其实没涨价。
农产品涨价的环节究竟在哪里呢?4月初北京的超市中大葱的零售价格每公斤是11.95元,而新发地的批发价格是每公斤4.2元。超市的葱价比批发价格贵了1倍还要多,可见,流通环节对蔬菜价格上涨的“贡献”有多大。
怎么看“向钱葱”代表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呢?
微观上来说,稳定农产品价格,关键是要在流通环节上想办法。要尽量减少流通环节,并努力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据了解,现在的农产品流通,要经过多级批发,每一个环节都要加价5%左右。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整合流通环节。
宏观上来说,农产品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规律的表现。对于当前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首先,生产成本上抬决定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抬。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成本的刚性上涨,使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攀升。其次,农产品价格存在着恢复性上涨的合理需求。农产品价格的适度上涨,是对弱质农业的补偿,也是对农民收入的补偿。
另外,还有国内资源不足导致的进口农产品价格上涨。就说大豆油吧,目前,天津港大豆油价格已经从3月初的每吨9300元涨到10140元,月环比上涨9.03%。在南美大豆减产预期的背景下,国际大豆期货价格受到激励,国内食用油价格短期内难以回落。
应当看到,稳定农产品价格,就是稳定居民生活水平。
来源:人民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