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管护等“五大技术”获得国际采标确认,产品畅销东亚、中东、欧美,去年实现综合产值近13亿元—— 忠县柑橘长大了
悄悄地,忠县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柑橘信息化果园、现代柑橘信息化精准管理系统,获得了极为苛刻的柑橘“品种、育苗、建园、管护、橙汁加工”五大技术国际采标确认,橙汁通过国际gap认证,赢得了全国“柑橘规模看赣南,柑橘技术看忠县”的美誉。
悄悄地,忠县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柑橘脱毒容器育苗基地、亚洲唯一的鲜冷橙汁生产基地,以及年加工能力23万吨橙类产品的生产线,三次被评为全国农业(柑橘)标准化示范县,“忠橙”牌鲜果、“派森百”牌鲜冷橙汁开始畅销东亚、中东、欧美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悄悄地,忠县柑橘产业带动了20多万人增收,农民种的柑橘不愁销、生态旅游也红火。去年,全县基地果园、加工销售、生态旅游等实现综合产值近13亿元。
在无声无息中,忠县柑橘产业走向了全国前列。
赢在科技:机械化管护、智能化监控
4月末,当黄金镇黄土村四组村民汪仁华被问及“现在管护果园与以前有何不同”时,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依靠科技、省时省力”八个字。
以前,让他一个人独自为130亩山地柑橘林打药,简直是天方夜谭。现如今,他坐着环绕果园的“轻轨”,轻松地摁摁按钮,就能完成这项工作。
所谓“轻轨”,就是一套农业机械化设备,该设备包括一条环绕果园的单轨和置于轨道上的柴油运输机及钢丝绳牵引货运装置。农民坐在运输机专设座位上操作,使机车在单轨上匀速前进,再利用机车上搭载的喷灌、深施肥、剪枝、采果等配套设备完成对果树的抚育管理。
“给这么一大片果园打药,至少要背600斤农药上山,要是以前的话,够十几个壮劳力干上几天。现在机械化了,一个人坐在机车上围着山头绕上几圈就行,安逸啊!”黄土村村支书杨继林说。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