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错推菜地太荒唐法律岂容躲猫猫
2024-05-02 10:27    1587 

再完美的法律也只存在于条文里,需要“人”来执行。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问题在于,谁来执行?谁来认真?

尽管“新拆迁条例”已于2011年1月21日施行,但实践表明,没能对臭名昭著的“强拆”形成有效震慑。除了名人故居在众目睽睽之下遭遇“维修性拆除”“保护性拆除”外,近日,兰州市一片“城区最后的菜地”,也遭遇了挖掘机的强行推毁,顺便还强推了尚未征用的十多亩菜地。有关方面的解释竟然是“不小心推错了”。

明明是法律严令禁止的行动,强拆、强推者却可以无视人民利益,霸王硬上弓,做了再说,事后更是以漫不经心得有点轻佻的借口,来躲避法律的制裁。

法律条文本身其实没有给借口留下空间。比如,对拆迁主体、程序、补偿、行动、监督等,都有明确规定。仅以此衡量,绝大多数违法拆迁即无从遁形。问题在于,再完美的法律也只存在于条文里,需要“人”来执行。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问题在于,谁来执行?谁来认真?

其实,只要“认真”,兰州“强推”事件不难究责。比如,人固然皆可能犯错,但客观之错或主观之错,需要被调查;对当事人的处理,也需要向公众交代。相反,如果没有严格的细化到个人的追究,如果违反法律的获益远远超过了可能的风险,如果没有形成“认真”追究的社会风气和传统,法律就会失去威严、招致轻慢。在很多违规者的眼里,就只是“技止此尔”的“黔之驴”。

问题是许多官员已经习惯于这种轻慢。兰州“强推”事件中,当事官员宣称:“按法律一条一条来,很多事情就做不下去了”,反映出的是人治大于法治、法律服从于效率的潜意识。当它与忽视人民利益、重视长官意志的缺陷结合在一起,就难免要在行动上犯错。

实践表明,法律容不得“躲猫猫”,任何人及任何行动,都不应凌驾于法律之上,如果我们切实认同这一点,就需要从认真处理类似于兰州“强推”这样的事件做起,进而将这种认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相关报道见今天a19版

本报特约评论员刘志权

来源:京华时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