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增加与实际感觉不符?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8%;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4.7%,支出增长33.6%;城镇新增就业33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分别增长9.8%和12.7%。3月份部分主要经济指标比前两个月有所回升,市场信心持续趋稳,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4个月上升。总的看,我国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宏观调控政策具有较大回旋余地。
会议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作了部署,主要内容有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抓紧落实并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行业和地区范围,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要。
着力扩大内需。既要坚定不移地扩大消费需求,也要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切实打破垄断,放宽准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努力实现农业再获丰收。提高“菜篮子”生产能力,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障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保持价格相对稳定。强化市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积极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积极扩大进口,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
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决不让调控出现反复。
统计局:居民收入数据未被高估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今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这一数据似乎跟大家的感觉不一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13日解释说,“感觉不一致”跟收入的分布有关。
盛来运说,从统计角度来解释,多数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平均数,这不是一个正态分布,而是偏态分布。为了帮助大家认识这个问题,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去年城乡居民收入的中位数(按收入的由低到高排队,处于中间位置的收入数),今年一季度继续发布了居民收入中位数。收入中位数一般低于平均数,就是说有50%以上居民的收入低于平均收入。
来源:羊城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