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茶叶好坏跟天气有关跟节气无关
2024-05-02 10:18    1359 

苏州人向来讲究。品茶,讲究要挑新茶,新茶还一定要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才上档次。于是,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形容碧螺春新茶上市是再贴切不过了。今天还是金贵的明前茶,有可能一天过后就身份大跌沦为雨前茶。清明节,成了传统观念里区分碧螺春好坏的分水岭。

然而,这一老观念真得改改了。其实,现在的明前茶已经没有那么稀奇,特别是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茶叶的品质与传统节气的关联度也越来

越小。茶好茶坏,评定标准很多,纠结于明前明后,实在有点迂。

以前量少所以以稀为贵

如今明前茶的产量高了很多了

本地有一个传统说法是,明前茶是茶叶中的极品,雨前茶是茶叶中的上品。清明和谷雨,成为了碧螺春茶叶产销里两个极为重要的时间节点。特别是清明节,传统明前茶明后茶,身价大相径庭。民间有“明前茶,贵如金,明后茶,贱如草”的说法。其实,明前茶之所以金贵,主要是“物以稀为贵”。

金庭镇农艺师张海如是个老茶师,他介绍说,以前明前茶是非常金贵的,产量极少。在农业队生产时,也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熟碧螺春里,真正的明前茶,产量占比不会超过10%。一般情况下,清明节前两三天,才刚刚可以采到一小撮青叶。碧螺春历史已有数百年,他认为,在更早的年代里,明前茶的产量可能还更低,所以也真正称得上是极品茶,能得到皇帝赐名。

但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种植工艺的改进,以及气候的变化,清明节前上市的碧螺春,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产量,给人的感觉也并不显得稀少了。今年东山的头批茶开炒时间为3月20日,距离清明节足足有两个礼拜。尽管一开始由于气温较低,新茶产量起不来,但到了月底,气温一下子蹿高后,碧螺春新茶的产量立马上来了。按照传统明前明后的区分方法,这些茶都是明前茶。

张海如粗粗估算了一下,如今清明前出品的新茶,产量约占整熟碧螺春的30%左右。“这样算来的话,同样是明前茶,如今的明前茶和以往的明前茶,含金量是不同的”。

气候变化实在太大

老“节气”有点不灵光哉

天气对茶叶很重要。明前茶多了,原因不少。其中重要的一条,还是气候的总体变暖。暖冬暖冬,一说也有十来年了。天气热得早,茶树萌芽也早,茶叶上市也就跟着早。

来源:城市商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