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豆类油脂回调或“暂歇” “中国需求”炒作推高价格
2024-05-02 10:16    2584 

当国际市场正炒作“中国需求”之时,欧洲债务危机担忧再起,拖累前期强势上涨的豆类油脂高位回落。不过分析人士认为,豆类油脂短期虽然存在利空因素,但供需偏紧格局又强力支撑着其上涨趋势,2012至2013年牛市行情依然可期。

短期利空因素显现

豆类油脂近期走势强劲,美豆突破1400美分/蒲式耳重要压力位,美豆粕创出近4年来的新高;国内品种上周四更是集体大涨,豆粕主力合约上涨4.44%,大豆、豆油、棕榈油、菜油等品种涨幅也都在2%以上。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3月份食品价格指数显示,在各商品类别中,只有油脂的价格呈现强势,相比2月份提高了2.5%。

但近日受cbot豆类油脂连续收跌波及,国内相关品种有所回调。

广发期货分析师李盼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豆类油脂短期存在利空因素:一是外围经济风险犹存,可能拖累农产品;二是3月份南美大豆产量继续调低,但调整幅度已经被预期,利多可能部分消化;三是随着进口大豆成本提升,国内储备大豆可能供应市场。

北京中期的相关报告分析称,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显示南美产量下跌炒作基本结束,产量基本明朗,而北美种植面积下降也暂时有所缓和,市场回吐前期快速上涨获利,预计仍有调整余地。

全球大豆供应趋紧

“豆类油脂短期回调,但上涨趋势未变。”李盼认为,目前南美大豆减产已成定局,美国大豆种植意向低于预期,且新年度美豆需求可能大幅调高,这都是支撑中期上涨的利多因素。

可以说,虽然宏观经济形势不时扰动,但供需基本面仍然给了豆类油脂上涨的想象空间。北京中期的分析报告称,去年美国大豆减产644万吨,南美大豆大幅减产大概850万吨,全球大豆减产达1500万吨,供需开始向趋紧转变。而今年美豆种植面积继续缩减,令全球大豆供应进一步趋紧,从而对豆类市场构成长期有力支撑。

从大豆供应来看,布瑞克农业咨询公司资讯经理林国发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影响大豆生产的因素主要是天气和播种面积,预计2012/2013年度种植效益下降加上恶劣天气影响,大豆产量将出现明显下降。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