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包心的包心菜居然开了花,最要命的是这些菜已经提前预售给了菜贩。碰到这种事,菜农们很伤神。昨天本报刊登了绍兴县马鞍镇新二村几十户菜农们的遭遇后,引起了不少热心市民的关注,大家纷纷对菜农们表示同情。未包心的包心菜为啥会开花?怎样才能防止这种事再次发生?昨天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资深学者。
包心菜提前开花
种子不适应气候
还没到季,尚未包心的包心菜为啥会提前开花?究竟是种子问题还是气候问题?昨天,新二村的一些菜农们告诉记者,他们认为是种子的问题而向12315投诉,没想对方告知让找农业部门联系,他们也想搞清楚根源所在。
就此,记者昨天也咨询了市农科院的有关专家。在听闻该村菜农们种的是“超级争春”品种的包心菜时,农科院的吴院长表示,这个品种的包心菜不少地区一直在种植的。不过针对提前开花的现象,他表示,其他地方也曾发生过。
据吴院长介绍,包心菜提前开花有很多因素,一是品种的适应性,二是播种时间,三是气候原因。
如果之前一直种这个品种的话,那就要追溯播种时间,而如果播种时间也按要求的话,则要看气候原因了。据他分析,包心菜对低温、光照等条件都比较敏感,如果播种时间没有配合好的话就可能出现提前开花。加上前阵子绍兴的低温持续时间比较长,后期又突然变热,他认为该品种的种子可能对气候的适应性不够强才造成这种现象发生。
如何防止这种事再次发生,吴院长也给菜农们支了招。“品种首先要试种,不能盲目播种。”吴院长说,其次还要选择适宜的播种地段和播种时间。当然,前期施肥也要适当控制,否则就可能造成损失。
风险防范要提前
农民避免“受伤”
然而,风险总是存在的,关键是出现问题时如何多一层保障,让农户避免受伤?昨天记者就此也请教了专家。绍兴文理学院经管学院院长李生校教授认为,农业其实和工业一样都需要学会用“经济手段”保护自己。
李生校分析,调整农户和农产品之间利益关系目前主要有三种手段:法律、行政和市场经济。而对规模经营的菜农来讲,要加强自我保护,首先要加强合同意识,用合同来保护自己,以避免出现纠纷时以条款的形式来解决。其次是保险,可以通过农业保险的方式减少损失的发生。然而目前农户的这种保险意识并不强,所以容易“受伤”。另外,农业也是基础,作为政府部门也要做好救济渠道解决农民的困难,包括对种子部门的管理,包括出了问题后的救济途径等。
来源:绍兴市农业信息中心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