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清早,天空卷起层云,空气湿润,一场春雨在酝酿着。伴着将来的喜雨,河北省沧县枣区的枣农聚到崔尔庄,讨论去年的收成,说种枣的感悟,为今年的好收成做准备。
“种了这么多年枣树,我的感受是非常多的。”首先说话的是崔尔庄镇景城村的王树旺。47岁的他,种着700多棵枣树。“以前种这些枣树,有时还不如人家200棵树的收入高,也都怪自己的技术不到家。我都是‘随大流’,人家啥时咋管,我就跟着。经常是三年好,两年坏。一算总账,每年就剩1万多元。”
说起以前的种枣经历,王树旺显得有些懊恼。“前年,我结识了枣树研究会的会长王超,才注意到科学种枣的重要性。在去年的种植过程中,他定期通知我打药,有时对症下药,有时起到预防效果。前些日子,卖完枣一算账,700棵枣树卖了5万多块,除去成本,赚了4万多块。”
“我400棵枣树就赚了4万多块,其中有100棵无核枣卖了两万多块。”接过话茬儿的是崔尔庄镇曹庄头村的曹大岳,他2001年开始嫁接无核枣,是当地最早的嫁接户之一。“我嫁接的时候,种植户少,接穗也便宜,管理比小枣简单,但市场价格高。头一年我嫁接了十多棵树,全部开甲,卖了1000多块,往后我每年都接十几棵。大伙除了种小枣,还应换换高效益的品种。”
“俺也算是换品种的受益者。今年,俺种了200棵‘肉兜子’枣树、400棵小枣树,卖了不到6万块。‘肉兜子’核小、肉厚、甜度高,售价比小枣贵了一倍。”大褚村回族乡东辛店村的张学凯是村里最早嫁接“肉兜子”枣的农民,“那时,村里一共就3棵‘肉兜子’树,俺先试着嫁接了3棵,不但价高,卖完了,还常有人问。往后,俺就从自己树上剪枝嫁接,再就是大树下面留小树,扩大种植规模。”
听了这话,大褚村回族乡东河头村的李博伟深有感触。“俺今年300棵无核树加300棵小枣树,总共卖了6万多块。俺们家人少树多,以前也是600棵枣树卖人家200棵的钱,人还累得够呛,砍了也怪可惜,都是20多年的老树。2005年,俺看别的村接无核枣,俺也接了300棵,并且两年后才让它结枣,这样结出来的枣更好吃。同时,俺也去向收入高者学习技术,剩下的300棵树比以前600棵树收入也不少,而且俺也轻松不少。”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