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山县人均耕地资源贫乏,平山县土地总面积2648hm2,人口密度为56.13人/km2。1949年全县总耕地面积44400hm2,人均占有耕地0.178hm2,截止到2008年未耕地总面积30133.33hm2,人均占有耕地0.075hm2,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在耕地资源匮乏的同时,人口数量仍在持续增长、耕地总量仍在不断减少。由于后备资源短缺,且受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土地利用处于严重的超负荷状态。
2.土地资源破坏现象严重在我县现有农业用地中,有12666.67hm2耕地为中低产田。由于长期投入少、重用轻养,导致生产水平较低,利用率不高。且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统筹规划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的弊端已显现,导致国土开发和建设的不合理布局,与当地资源和环境不相适应。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尤其是耕地数量在逐年减少。
3.耕地质量退化严重由于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从而导致土地功效的下降,耕地数量的减少引起的质量缺失更为严重。加之自然灾害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砂化日趋加剧,导致了我县生态环境的局部破坏和恶化,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县的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由于山场面积大、土层薄,投资少、开发见效快的就更少。在可开发成耕地的后备资源储量有限的同时,宜耕后备资源的开发受到数量少、质量差、开垦难度大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平衡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人地矛盾显得尤为突出,严重失衡。
总的来看,1949年以来我县耕地资源数量呈现波动性变化,由此导致我县粮食安全问题与耕地安全问题值得关注。如何在改善生态环境与粮食安全、耕地安全之间选择合适的平衡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来源:平山县农业局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